教学周

门户系统 学生 教师 校友 考生 VPN 邮箱 图书馆 EN

首页

首页 / 南大人物 / 正文

【立德树人】王倩:新民传道 匠心育人

作者:刘雅婷、谢天翔、余璇、冯子田、赵艺羚、黄鑫颖、黄小桐、江阳时间:2021-11-10
摄影 单位
  

编者按:为弘扬先进典型、树立良好师风,本网联合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打造“闻樟园”品牌,开展先进典型的采访工作,对学校第二届立德树人标兵进行系列报道。以资广大教职员工学习,争做“四有”好老师,共铸“三爱”新风尚。本期刊发“立德树人标兵”王倩先进事迹。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打开王倩的微信签名,这几句话赫然呈现在眼前,这是王倩成为一名高校教师的初心和目标,也是她执教前行的信念和动力。

优雅知性的“女神老师” :像一束光点亮学生梦想

图1:王倩与2002级广电专业同学毕业十周年的合影

“课大于天,行胜于言”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办学理念,也是王倩一直坚守的教学底线,在她看来,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上好每一堂课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

自2002年正式踏上讲台,她将满腔热血投入到教学一线中,每年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尽管上了十几年的课,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因新闻传媒行业变化迅速,王倩力求与时俱进,她总会及时查缺补漏,掌握业界发展动态和理论研究动向。

“我们全班同学都很喜欢上王老师的课,王老师很美,这种美不仅来自于她弯弯的会说话的眼睛和甜甜的微笑,也来自于她总是充满魅力的课堂。每次上王老师的课之前,心里就会有一种期待,因为她课堂上讲述的新闻理论都会通过真实的案例故事生动地呈现出来,多年以后,王老师教给我的做新闻的方法和理念仍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里,融入到我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思想里。” 毕业十几年的学生罗丹坦言。

在学生黄兴华印象中,王倩举止优雅,谈吐芬芳,像“魔法师”,再乏味的理论课,都能变得生动有趣,她会旁征博引,不断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课前三分钟即兴口语表达”能让课堂瞬间被激活;一个话题,两个阵容,新闻课堂摇身一变为“辩论赛”;电视新闻课上的“电视新闻播报”和“挑战主持人”,理论与实践融合,激发学生潜力。

每每忆起王倩给他们上的电视新闻实务课程,学生们都会有一种激动不已的感觉。他们说自己对新闻行业的情怀里,有王倩给予的养分,点燃的梦想。王倩在课堂上会主动激励学生超越自我:一是尽量多地让他们在各个方面实践,以发掘自己未曾意识到的潜质;二是鼓励他们在日常点滴小事中战胜自我。

图2:王倩老师在《出镜报道》公开课上与学生互动

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王倩深知再生动的理论课堂也替代不了新闻采访的现实情境,必须让学生深入基层实践、亲历新闻现场。她以拍摄人物专题片、主题宣传片、纪录片、微电影等形式开展教学工作,积极带领学生实践,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新闻人,勤学博采、求真务实、勇于担当、敢于奋斗的意义和价值。

王倩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学生看到了她对新闻事业、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与追求,成为引领学生一路成长的闪亮星光,激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目标理想而努力奋斗。

亲切温和的“知心姐姐”:如春风化雨成就学生未来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很多学生说,在王老师的课堂上不止有知识传授,更有情感和心灵的交流。

王倩在授课时常常会思考如何在宏大叙事下适时代入自己亲历的微小故事,寻找与学生的共鸣点。首届卓越传媒班的毕业生文峰回忆:“王老师的课堂总是充满感染力,她本人也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她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这些道理在我日后的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那是在2012年的清明节后的课堂上,她谈及清明节文化和扫墓往事,说到‘子欲养而亲不待’后声音不禁就哽咽了。当时课堂上很多学生眼睛都红了。后来,王老师让我们写人物描摹作业,我写的就是她和这个事。这次课可能就是我今天做新闻评论员,写人物稿件的起点。”

日常生活中,她善解人意,主动帮助学生走出生活困境。2002年她第一次当班主任,班上有很多贫困生,她将学生家庭贫困情况详细记录,一有机会就和社会资源联系,捐助学生。2006年一个困难学生毕业找工作身上没钱找到她,她马上拿出数千元给学生救急。一位学生因考研失利陷入迷茫,王倩为他寻找兼职工作,解决经济困难,还鼓励他坚持梦想,这才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在二战考研中放手一搏,最终成功上岸。另一位学生的父亲糖尿病病危,家中无力继续支付治疗费用,王倩知道后主动捐款并为她筹集费用鼓励她继续专注学业,给了她很大的精神支持。“身为师者,老师做的实在太多太多”,这位同学如是说道。

王倩总是操着两份心,一颗心授课、一颗心育人。逐字逐句改论文十几篇、半夜回复学生的倾诉信、带领学生上山下乡拍片、为学生的项目改文稿找专家……即使是在假期里,她也始终没有闲着。“比赛期间很多次老师睡得比我们还晚,身体力行,几乎是全身心投入到项目里。”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参赛选手刘玉童对导师王倩如是感慨,“她总是亲自上阵修改文稿和PPT,常常两三点才入眠。”最终,刘玉童的项目获得了省级金奖,这也成为她最珍贵的毕业礼物。

诲人不倦,她尽职尽责。“学习能力因人而异,但学习态度一定要端正。”在她的课上,“摸鱼”和“划水”都被坚决说不。一次上课时,王倩发现有三个男生在玩手机游戏。课后便留下他们:“你们现在大三了,还这样迷茫没有目标,你们对得起谁?……”在半个多小时的沟通中,她真切地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让他们思考自己这大学四年的意义和读书的目的。那天的谈话在三个人心中埋下了种子。一年后,他们三人一个考取了浙江大学研究生,一个考录了公务员,一个自己创业并在办学百年活动中个人捐款五万元。

在王倩看来,育人永远在路上,没有停歇。“王老师是通透又可爱的!我感觉,她对人、物、事有很强的洞察力,但依然保持着真性情,偶尔俏皮一下,更是风致嫣然。”现为北大博士后的学生熊颖这样评价王倩。从她考中传的硕士再到考中科院的博士,其中都有着王老师的精心指点。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王倩认为:知心才能交心,交心才能教心。“育人”是大目标,“教书”要为“育人”服务。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重要节点,变化发展迅速,他们的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精神世界要和谐发展,才能健康成长。这就决定了教育者不仅要掌握他们青春期的特点,更要把握时代、社会、家庭因素在他们身上的影响。要赋予知识以灵魂,赋予能力以意义。

勤勉踏实的“干练主任”:如铺路基石助专业学科发展

新闻专业硕士毕业后,王倩选择留校任教。“我的导师邓长荪老师对我选择这个行业的影响很大,我们亦师亦友,他总是鼓励和支持我的工作。”她口中的导师邓长荪是原江西大学新闻系主任,被誉为“红土地上新闻教育事业的先行者”。在他的言传身教下,王倩形成了勤勉踏实、稳健干练的行事风格。

王倩从2014年起担任广播电视学系主任,并兼任了六年的支部书记。在这六年间她充分发挥支部书记“领头羊”的作用,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为建设目标,开展一系列具有专业特色的“红色基因传承”学习实践活动。2018年她撰写的党建工作案例《葆本色、敢担当、勤作为、勇争先——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探索实践》获评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两学一做”支部好案例。她本人也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广电支部两次获评优秀党支部。

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办学百年系列活动中,王倩负责一起接待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校友,并主持其中一场校友学术交流座谈会。恰逢毕业季,她还要同时指导多篇学生的毕业论文,以及下半年的高招宣传工作,而她指导的大学生“互联网+”双创项目也进入了省赛冲刺阶段,赛前培训会、实战集训营应接不暇……从接待校友到赛事筹备,从日常教学到科研指导,她忙碌却不失条理。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余强表示:“王倩老师作为系主任,行政工作也处理得很好。”

图3:百年校庆时学生与王倩的合影(左五为王倩)

2020年,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广播电视学专业入选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2021年度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广播电视学专业排名第15,位居A类。这些令人欣慰的成绩背后,是王倩和同事们提前一年开始准备各种材料不断琢磨、反复修改的结果。而现在,王倩又带领团队扎进了江西省第二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在她看来,每一轮申报和评估都是一次梳理工作、排查问题的机会,唯有细致严谨,才能让未来的目标更加清晰,让学科专业发展得更好更快。

王倩说她是幸运的,她在人生不同阶段都遇到了好的老师。学院多年以来就形成了“传帮带”的好传统,在王倩初入职时也受到很多新闻系老领导和老教师的指引和关心。在担任系主任后,她也一直坚守着这个传承的信念,平日十分关注年轻教师,在刚入职五年的王婷眼里,“王老师在工作中严谨认真负责,还常常主动分享教学、科研经验给年轻后辈,帮助新老师快速成长,同时在生活上又能发自内心地关心和体贴同事。她各方面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编    辑:刘  琳

责任编辑:许  航